《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2017)》指出——
從過去幾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總體上來看,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很快,規模以上生產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在11.66—22.20%,明顯高于同期國民經濟發展的增幅,高端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形勢喜人,創新產品加速涌現。
但是從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總體發展來看,特別是與發達國家醫療器械行業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四大問題
首先,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平均規模偏小。國外的跨國醫療器械公司,如強生醫療公司2016年全球銷售額251億美元,美敦力醫療公司2016年全球銷售額達288億美元,通用醫療2016年全球銷售額達183億美元,西門子醫療公司2015年全球銷售額達142億美元,飛利浦醫療公司2015年全球銷售額達120億美元。
而我國醫療器械企業平均主營業務收入僅為3230萬元人民幣。
第二,我國已經能夠生產的高端醫療器械產品總體質量還有差距。我國高端醫療器械在總體質量和技術水平上與發達國家的同類產品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有些產品同質化嚴重,例如我國僅生產輸液器、注射器的企業就有200多家,不同企業之間的產品質量和性能上沒有明顯的差別。
第三,研發投入比例低,原始創新能力弱。強生醫療公司2016年研發費用投入15.48億美元,占當年銷售額的6.2%;美敦力公司2016年投入研發費用22億美元,占當年銷售額的7.7%;飛利浦醫療公司2015年投入研發費用9.48億美元,占當年銷售額的7.9%;西門子醫療公司2015年投入研發費用18.46億美元,占當年銷售額的13%。
2016年我國主營業收入前20名醫療器械企業營業收入總額503.19億元,研發投入22.70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平均為4.51%,整個醫療器械行業投入研發的總費用還不及一家大型跨國公司的研發投入。
第四,國產醫療器械產品進入醫院市場有障礙。由于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起步晚,特別是高端醫療器械總體技術水平與進口國外產品還有差距,加之目前多數醫療機構“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式和使用習慣,多數國產醫療器械進入醫院特別是三級甲等醫院困難。
八個趨勢
· 近兩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醫療器械行業的健康發展,頒布了多項有關鼓勵支持醫療器械行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支持性政策,特別是支持高端醫療器械注冊、審批、研發、制造等的相關政策出臺。
藍皮書指出:
· 醫療器械行業的市場將持續擴大。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到2020年我國醫療器械的年銷售總額預計將超過7000億元人民幣,未來10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速度將繼續保持在年均10%以上的增幅。
· 新醫改政策將刺激我國中低端醫療器械市場的快速擴張。分級診療被列為十三五醫改的首要任務,發展基層醫療機構的器械配備成為2017年的重要工作內容。中低端的醫療器械將會出現快速增長。
· 國產自主創新醫療器械將不斷涌現。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國家鼓勵創新醫療器械研發生產政策的實施,以及醫療需求的拉動,我國自主創新的醫療器械將會加速涌現,國產高端醫療器械在市場的占有比例將逐步提高,跨國公司產品在國內高端醫療器械市場的主導地位將被逐步打破。技術升級也將引領醫療機構的高值耗材消費升級。
· 醫療器械的進出口將繼續增加。從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的趨勢判斷,進出口總額將進一步增加。其中進口醫療器械將繼續穩定增加,并將繼續以高端影像類產品為主;出口額將繼續增加,且高端醫療器械的占比將繼續增加,出口醫療器械的品種結構將逐步改善。
· 醫療器械行業的兼并、重組將加速。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企業間的橫向和縱向一體化的兼并、聯合、重組都將出現,生產將加快向大型醫療器械企業集中,中小企業將集中精力專注某種器械或者某種器械零部件的研發工作,或者被大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兼并、重組;部分有實力大型醫療器械企業將并購國外有市場前景、有特色的相關醫療器械企業。
· 預測今后5-10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航空母艦”將很可能在珠三角、長三角、或者環渤海地區誕生。另外,制藥行業跨界并購醫療器械生產和研發企業,利用其強大的資本和營銷能力快速擴張,有實力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并購區域代理商以實現上下游聯合,區域醫療器械經銷商抱團取暖、聯合發展等方式也會成為近期器械行業兼并重組的特點。
· 家用醫療器械將蓬勃發展。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家用醫療器械未來幾年將會加速增長。主要家用醫療器械產品包括:血壓計、血糖儀、聽診器等為代表的診斷監測類儀器;家庭個人用血液透析機等為代表的治療類設備;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醫療床、智能工作站等為代表的康復類器械等。
· 醫療器械的第三方服務將加速興起。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確了醫學影像、檢驗、血液凈化、病理中心可以作為獨立醫療機構??梢灶A見的是,未來基于醫療器械的第三方診斷、檢查、病理、物流、消毒、維修、設備打包等新興的集約化服務模式將會加速興起。
(本文素材來源網絡)